1 项目概况
本项目设有两座生物反应池一备一用,设计处理量在9000m3/d,目前实际处理量10000-12000m3/d。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为生物反应池内维持兼氧、好氧交替出现的区域,在控制合适溶解氧条件下对污水污染物进行脱碳除氮处理,实现污水各项指标达标排放。但基于前期排放指标要求的考虑,系统基本以除氨氮和COD为主,未兼顾脱总氮,长期低负荷、高溶氧运行,生化系统活性污泥反硝化菌群严重缺失。脱氮微生物菌群缺失及缺少相应的缺氧反硝化区,直接导致系统几乎无脱氮效果。现通过投加高效反硝化菌及生物碳源的方法结合工艺调整,为反硝化菌种的定植扩繁和反硝化脱氮创造合适的外部环境条件,达到硝化降氨氮和反硝化脱总氮的平衡,实现整个水处理系统氨氮、总氮达标排放的目的。
2 项目分析
结合前期调研及向客户了解,该项目的一些相关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参数如下表所示:
指标 |
水量m3/d |
CODcr |
SS |
NH4-N |
TP mg/L |
pH |
TN mg/L |
|
设计标准 |
进水 |
9000 |
≤300 |
≤400 |
≤200 |
≤15 |
6~9 |
≤200 |
出水 |
≤200 |
≤150 |
≤25 |
≤8 |
6~9 |
≤70 |
||
实际运行 |
进水 |
10000-12000 |
≤100 |
≤400 |
≤150 |
≤15 |
6~9 |
≤170 |
出水 |
≤100 |
≤150 |
≤10 |
≤8 |
6~9 |
≥120 |
由上表分析可知,该项目硝化降氨氮能力较强,反硝化作用较低。其原因是碳源的投加位置不合理以及DO过高导致整个生化系统完全被硝化细菌占据优势,反硝菌数量较少,难以完成反硝化降总氮的工作,导致出水总氮远超排放标准。
3 项目调试
3.1调试过程:调试方案将分2个阶段逐步完成。
第一阶段(投加反硝化菌剂)
由于长期曝气及低负荷运行,系统反硝化等异养菌群严重不足,需通过外部投加反硝化菌剂,同时补充碳源等营养物质、降低曝气、降低系统中溶解氧等运行方式,为反硝化菌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和环境,使其在生化系统中定植、扩增和生物增效;加强现场水质检测,检测对象主要包括氨氮、COD、总氮、硝态氮、亚硝态氮、DO、pH值、MLSS以及碳源投加量等,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经过第一阶段调试,系统反硝化活性明显增强,出水总氮在70-90mg/L。
第二阶段(投加高效生物碳源)
在上一阶段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高效生物碳源进一步提高脱氮负荷,同时降低脱氮碳源投加成本,最终出水总氮小于40mg/l。
进出水总氮变化趋势如下:
4 产品介绍
复合碳源
【产品名称】
复合碳源
【产品组成】
由小分子有机酸、多元醇和小分子糖为主要成分,添加可提高反硝化活性和 促进微生物生长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成分。
【产品指标】
【适用范围】
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各种化工废水、印染废水、垃圾渗滤液、食品废水 等工业废水处理。
1、碳源不足,导致反硝化不彻底的污水系统;
2、进水负荷低,无法维持活性污泥正常生长需求的系统;
3、增加生物除磷效果;
4、提高生化系统的 B/C。
【产品特点】
1、不含危化品成分,便于储存;
2、性价比高,吨水成本低;
3、按微生物代谢所需配比,反硝化速率高;
4、碳源种类丰富,可提高生化系统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5、利用率可达 98%以上;
6、污泥产量低,降低处理成本;
7、产品稳定,便于长期储存。
【相关实验数据】
脱氮实验表明:HW-C100 复合碳源脱氮速率略低于乙酸钠,与葡萄糖相当, 优于甲醇;但脱氮吨水成本低于乙酸钠和葡萄糖,价格优势明显;且本复合碳源 为液体,无需二次转运和溶解,可大幅节约人力和能耗成本,为目前常规碳源的 理想替代产品。
【产品图例】
【包装与运输】
包装:25 kg/桶、吨桶;可按客户要求提供包装方式。
运输:液袋、槽车等。
反硝化菌剂
【产品名称】
反硝化菌剂
【产品组成】
由脱氮副球菌、假单胞菌等多株从自然界筛选的具有高效反硝化活性的微生物菌株及专用载体组成。
【产品指标】
1、外观:固体,浅黄色或浅灰色;
2、pH(1%) :6.5-8.5;
3、水分:<10%
4、有效菌量:>2.0×109 CFU/g
5、反硝化性能:> 30 mg NO3--N/(L.h)。
【适用范围】
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各种化工废水、印染废水、垃圾渗滤液、食品废水等工业废水处理。
【产品功效】
1、高效降解污水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
2、促进生化系统反硝化菌群的建立或恢复;
3、提高生化系统对总氮的抗冲击能力;
4、提高生化系统运行稳定性。
【使用推荐量】
1、系统受冲击,一般情况按0.5‰-1.0‰添加,2-3天系统恢复正常;
2、系统崩溃,按1.0‰添加,1-2天左右恢复反硝化活性,5天左右系统恢复正常;
3、其它情况根据现场评估后推荐添加。
【使用条件】
1、耐受温度:5-42℃;
2、现场pH:范围在5.5-9.5之间;
3、溶解氧:< 0.5 mg/L;
4、在高盐度工业污水中适用,最高可耐受6%的盐度;
注意:当受污染区含有杀菌剂时,应预先研究它们对微生物的作用。
【产品图例】
【产品存储和处理】
存储:10-35℃;干燥条件;无需冷藏;
处理:避免皮肤接触粉末;避免吸入干燥粉末;如粉末接触到眼睛,用清水反复冲洗。